六十九是新疆兵团第四师第69团,现在好像被叫做“哈海”了。因为地处在新疆伊犁哈海。 这里现在和也其他地方一样,在我离开的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原本是农田的地方盖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夏。 是哪里来了这么多的人呢?还是原本就有这么多的人?
世界上似乎都是由人来决定着世界的走向,六十年,国人翻了两番,兵团人也滋生到了第三代与第四代。人也许就是这么来的?还有川流不息的迁徙之族、、、、、、
如此,世界不再荒凉,只是繁华,一再的繁华。
逐渐地从荒凉与寂寞的境遇里走出,这也许就是现在的六十九---哈海了。
六十九从一个孤立的团部,一幢办公平房,一个能盛下百把人的俱乐部,和几排住着二三十户团部职工的土木结构的小平房,而今一改过去的简陋,变成了办公高楼、住宅高楼、文化中心高楼、以及居民小区高楼林立和别墅......
变化总是好的,人们都向往着这种变化。只是我家还是住在十年前小弟用了两万元买回来的那个小院子。
固执的小弟一直住在这里,不肯离开,在大多数人离开农场迁徙到大小不等的城市居住,他却依旧坚守在这里,坚守这份清净、这份安宁。
他说:乱哄哄的城市有什么好?
的确,在钢筋与水泥罗列的壁垒森严的城市里,那得这份清净与安宁?那里无处不喧嚣、无处不闹热、无处不是争斗灸热的战场。
所以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太过繁华、太过喧嚣。久居其中,人会麻木,沉入其中而难以自拔,我想小弟坚持这种理念,就是一种清醒,一种理智,尽管讨生活也需要一种进入乱哄哄城市的勇气,进入、再出来,而不把自己的灵魂贩卖给那个乱哄哄的地方就行。
在这个小院里,我似乎到一种真正的宁静,小院门户紧闭,院子里种植着各种小菜,随吃随摘,很方便。
我想那些住在小区的人们便少了这种便利。院落虽接近古老,也占地太多,但这种遗留却给了人们多多少少一些怀旧感。
哈海这名字很好,有边疆伊犁风情,即将代替六十九,或许使后人忘记曾经是兵团的地方。
或者两者可以并存,谁知道呢?
评论